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资讯>保护孩子的眼睛,多所学校实施“健康光环境”改造
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室是长期停留的场所,因为不是每一间教室的自然采光都那么好,为了满足读写要求,教室基本都开着灯,如果照明环境不符合要求,就会危害学生们的用眼安全。
 
 
防控近视从改变教育照明开始
 
2018年8月28日,国家领导人做出重要指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8月30日教育部及时响应,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在学校防控近视行动中,除了通过减少学生书面作业的时间来减轻学业压力,还要求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
 
 
正视教室照明“盲区” 改善教室光环境
 
 
调查进一步发现,灯具设计上的问题使教室照明未能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有专业人员提出,如果学生在照明条件不好的环境下学习,为了进一步适应整个教室环境,人体视觉器官就会出现频繁调节的现象,由此极易使学生用眼疲劳,引发近视眼等不良健康问题。
 
所以,正视教室照明之下的“盲区”,合理正确的设计教室用光,进一步改善教室内的光环境已然迫在眉睫。
 
 
 
多所学校实施“健康光环境”改造
 
多所学校实施了“健康光环境”改造工程,将原有的日光灯(即荧光灯)改造成无频闪的LED灯。改造后,教室课桌面及黑板的照度、照度均匀度等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有效降低了学生近视新发率。



部分改造案例